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清代文人閒章印文的奧妙

清朝是文人自己刻印章風氣最盛的時代。

清朝早期的文字獄,讓文人一些話想說又不能說。

因此,唯有靠閒章印文,邊款,含蓄的表達一些心聲。也在朋友之間溝通一些思想與默契。

 陳祖望印古人常喜酒後作書,蘇軾自謂:“吾醉後輒草書十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

 陳祖望印古人常喜酒後作書,蘇軾自謂:“吾醉後輒草書十數行,覺酒氣拂拂從十指間出也。”
將 進 酒 李 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 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讙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道光咸豐年間,文人憂心國事---

李白--- 天寶十一載(752)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 十月,抵幽州。 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 後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 不久即離幽州南下。

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遊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 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 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  

把這些事湊在一起,這個印章就能讓後人領會當時作者的心境。

 c2013展覽選16 篆刻藝術  家近屯山積雪峯

才與不才-黃易 Tianhuang seal , 18th century
 到處青山白雲
 唐傅奕自稱“青山白雲人”謂放浪形骸於青山白雲間的曠達之士
潘祖蔭-伯寅-自製閒章

 功成身退-少白

曹世模  山彥  雲煙如水  壽山 高山黃凍石 蓮生貴子 紐

偶得一印 文曰 雲煙如水
刻款山彥 乃諸生曹世模
功名富貴如雲煙
臣心湛然靜如水
(連生貴子最得意 闔家團圓人平安)







一些例子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艾葉綠與 綠田之謎

壽山石種類繁多,然而綠色的卻少見。

 宋君方 馮康侯  章

 

明代喜歡紅色和綠色,如瓷器之紅綠彩 ,


wucai-jar

在這裡幾乎看不到田黃的上等色彩。紅色的是雞血石,非常漂亮的紅色,今天看到,許多人也認不得。

 雞血石 老印章 無我  1856 吳雲 字少甫
 美石之戰.....中國表現富貴的終極目標,  女人比翡翠...慈禧太后 。 男人比甚麼? 玉雕印石...乾隆皇帝
-------------------------------------------------------------------------------------------------------------------
談到綠色的壽山石,文獻出現的一定是這個人物:

 謝肇淛,字在杭, 明代福建長樂人​​,進士,文學家。明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科進士 ,歷任湖州推官,南京刑部、兵部、工部主事,都水司郎中,雲南布政使司左參政,卒於廣西左布政使任上。一生黽勉政事,頗有治績。 勤於著述,有詩文數十卷,尚有《 滇略 》、《北河記》、《塵餘》、《文海披沙》《 五雜俎 》等。壽山石的採掘是個流動的過程。 數百年中,固然有很多新品種被不斷發掘出來,卻也有不少品種今日已無從得見,成為傳說。  產於黨洋的鴨雄綠,以及“艾葉綠” 。
 《觀石錄》和《後觀石錄》中都提及明末進士謝在杭曾“品艾綠為第一”。 
 謝在杭是福建人​​,親自去壽山遊歷,寫下《遊壽山、九峰、芙蓉諸山記》,
他說的話應該有些道理。
  然而明末至今,“艾葉綠”不斷見諸 文獻,卻無人能說清 所屬礦脈坑口。 即便是專業學術著稱的《壽山石小志》,對艾葉綠也是語焉不詳,只提到:“艾葉綠,又名艾綠,清時已絕產。

 ------------------------------------------------------------------------------------------------------------
《觀石錄》中曾經記載過一塊疑似艾葉綠的印石。
“長慶定公:方寸一枚,碧若春草,通體艾葉小花——神品。”
從描述來看,這枚印石是碧綠色的,而肌理中還有深綠色紋理。 作者用了“艾葉”兩字,顯見自己心裡也認為這塊石頭就是傳說中的艾葉綠,卻因為沒有證據,並未明言。
到了《後觀石錄》裡,也許是毛奇齡​​先生性格更加自信的緣故,雖然開頭也說過“然未見之也”,卻在後面以非常篤定的態度描述了兩枚“艾葉綠”石頭。
“艾葉綠二:平直橫徑各寸,而臥螭鈕——楊玉璇制鈕。綠色通明,而底漸至深碧色,獨其住處稍白,則艾背葉矣。駱幼重日,驟觀之,但見兩螭環首掉足,蜿蜒綠波中。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紅毛玻璃酒缾,又如西洋玻璃瓶。”
------------------------------------------------------------------------------------------------------ 
 既然以前資料不清楚,現在壽山地區出產的,好像也不是特別漂亮,就算是屬田石質地,沒有美感,也不會特別有價值。至於其他地區的綠色印石,如果個別石頭質地外型大小特別好的,應該也價值不斐。
我的興趣畢竟還是在老印章,新的石頭不在考慮之列,因此就從年代來研究這題目。
先看一下明代與清前期的東西。
 艾綠-秋耀金華筆筒 明代 福建 壽山 艾綠石 吳山所用 印章款  500年前的東西
 艾葉綠凍石 為何 明人認為壽山石 以綠色為第一  沒看過就難理解
 一日之跡
 汪士慎  甘泉山人 艾葉綠晶凍 自新 The best and rarest soap stone ever, first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卷起千堆雪    鞠履厚 ,字坤皋,號樵霞,又號一草主人 18世紀

 -國士之風 the style of a nation level gentleman -桂山作-艾葉綠 dark green semitransparent shousan stone is rare and once in Ming and early Ching   regarded as the best of Shousan stone spp.
 -物常聚于所好-錢式  綠田 具格與蘿蔔絲紋

 看到這裡,就知道事情還蠻複雜的。

我是認為從晚清之後,文士玩小的,但是純淨的。因此整塊石頭,無論在哪個地方採到的,都有去掉雜質部位的習慣。上面這塊,如果只取通透部位,可能所剩無多。所以綠色要一大塊純淨,極難。通透,顏色好的,更難。

欣賞下面這些,比較上面那些,大概就知道意思。用不同的角度來欣賞綠色系列。

------------------------------------------------------------------------------------------

把時間拉到較近的時代,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就會發現一些小塊的,但是極為美麗的綠色小印章。很可能只流行在少數篆刻家,書畫家,收藏家的手裡。

極品 艾綠凍 或綠田石 趙之琛 求真印 1812年
省悟  吳讓之
缶款 禪字印 艾背綠 , 吳昌碩  缶盧  老缶    西安綠?

綠田與艾綠

清 楊龍石 艾葉綠凍晶石 節節高升紐 "畫奴"

秋雪  小松

green series

綠田 印章 叔均 翁大年 江山
友竹 揭諦

綠田凍 傳說中的壽山 極品 艾葉綠凍石 清 晚期 綠色淺處呈黃橙色 通透 有格 較明顯的格以巧雕方式去除 淺處綠帶淺黃 綠深處略偏藍 極端細致均勻
方去疾 刻  福德長壽
綠田石

丁二仲 1908年作

 清卿 吳大澂 1892年 七月 為張之洞 篆於武昌 老艾葉綠 壽山石 無謬(白文) 我拙何妨(朱文)

說真的,書上找不到,卻是如此真實的存在。

綠田石或凍或晶?艾葉綠?

壽山? 青田? 昌化? 廣東? 丹東? 西安?

壽山又分 同田黃產地? 水坑? 山坑? 黨洋?月尾?

芙蓉? 等等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心裡有數,個別有田石特徵,或許只取部分顏色質地較佳部分,基本上獨石居多,山石也有。----綠色系列,只要是老的,都應該收來玩。不必太計較名稱。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文人書畫藝術家的私房秘寶

由於我自己的曾祖洪以南本身是文人,官員,書法老師,詩人,但是也是訂有潤例的書法與水墨畫家。

 以南自用章

作品應該最早到1905年在淡水館展出以前,而最晚就在因病過世前幾個月,1927年。理論上家族手中應該有一些作品才對。事實不然。每天忙著眾多事務之外,挪一些時間,應付別人預約的書畫,真正留給子女,孫子 的其實寥寥無幾。

對作家而言,作品是商品,某種程度必須迎合需求的。

偶而為了比賽,為了特殊場合,特別有所創作。

這應該都是非賣品。

 

自刻章 也是。

 俊猊印鈕 Chinese Soap stone carving , seal , Fu-long stone spp.

這種無款自刻章 只有不流失,才知道歸屬。

 

---------------------------------------------------

下面是ㄧ些閒章,應該是自己用的。有款。


 千喦萬壑 吳觀岱 1862-1929 「江南老畫師」。千喦萬壑中人 畫家自刻章

 ---------------------------------------

有人說買舊書畫,沒有題對方名字的比較有價值,因為是商品。

送人的差一些。我覺得還是應該回到作品本身。

--------------------------------------

收藏文人,收藏傳統水墨書畫家 ,與西洋畫家不同的,是印章。

 

 

西洋畫家沒有印章,近年少數東方西畫家有類似印章的款。

 

 

但是基本上傳統中國文人只要會寫幾個字的都有個人的印章。

 

其中有些是花錢請篆刻家刻的,

有些是相互饋贈的,比如說我送你一幅畫,你喜歡的話,過一陣子買到一塊印材,刻個小印章回贈把玩。

當然文人書畫家,手癢,自己刻幾個印章玩玩更是常有的事。

 趙之謙-為胡荄甫刻  言不病 多病在傷心(look sick but) say not sick most likely the illness is a broken heart

 清卿 吳大澂 1892年 七月 為張之洞 篆於武昌 老艾葉綠 壽山石 無謬(白文) 我拙何妨(朱文)
---------------------------------------------------------



因此收藏文人,收藏書家,收藏中國水墨畫家,還有一個方向,就是由金石篆刻印章的角度切入。

此外,收藏家,

 櫟園珍藏  周亮工 自用章 醬油青田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減齋、緘齋、適園、櫟園等別號,學者稱其為“櫟園先生”、“櫟下先生”。 江西省金溪縣合市鄉人,明末清初文學家、篆刻家、收藏家。 原籍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後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 明代崇禎十三年(1640年)進士,次年入仕,為山東濰縣令,後授浙江道監察御史。 清兵下江南,遂降清朝,任鹽法道、兵備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等。 周亮工一生飽經宦海沉浮,曾兩次下獄,被劾論死,後遇赦免

 

 

 

作家也很喜歡有自己的印章。有的是名號,有的是閒章。都很好玩。

 豪氣未除   1947 陳子奮 篆刻

 

---------------------------------------------------------------

一般人的認知的就是收藏石頭,其實奇石之外,還有分。

1 收藏壽山石 青田石 印材 雞血 田黃,看石材好壞大小 與雕工價值。

2 收藏金石篆刻,有些是偏向印譜 收集。篆刻家喜歡研究。

3 有些是宮廷級大戶級,凡是官窯的就收。財大氣粗,以前篆刻家也會有替這類客戶做的整套,整箱的數十個印章集合。

御製佛說未曾有經  乾隆年製 佛經入門

 

4 家傳的,先人的印章就保存下來了。

5 就是像我這種亂收,看上眼,有可取之處,材質不拘,只要刻或鑄有文字,都收。

菊香膏 343年前做的墨 Ink stone (cake), made 343 years ago, Ching dynasty. 
比較表


   其實古人不也就是這樣嗎?

 收藏整體藝術,就是文字的呈現以及背後的故事與工藝,歷史文化,全包了。

只要能力所及。

 -唐代金山郡金山縣印大鵬鳥獅

------------------------------------------------------------------

中國的戰亂,造成文人家庭傳承分崩離析。明清朝能夠一路傳承到今天,

"保留在原來家族手中的這些印章,實在不容易。"

戰火,文革,西化,遷徙,都是因素。然而我所看到的結果是,任何時代,都會有一些小收藏家,因喜愛而保存,收集。

然而也因傳承不易,後代不明就裡,就當成舊書一樣,清出去了。

黃金珠寶,人人看得懂。

紙類書畫保存不易,逃過水火,也多在藏家手中流轉。

唯有篆刻老印章 ,辨識門檻高,加上繁體變簡體,更是如同天書。

投資家對於款識 有疑問的沒興趣。

那麼許多無款 偽款 或是不明確,或是字畫家的自刻無款 甚至有款閒章--------------------

流落地攤也就不足為奇了。

小松甲川篆刻 岩崎行親自用印三枚

還有一些以前流落香港台灣的藏家手中,後來移民美加等外國,子女送拍出清也有。

東亞各國喜歡中華傳統藝術的也多有保存。

本來以為是田黃,現在認為應該是某種凍石 ,適合刻人物,軟一些。清風-普陀(南海)觀音 造型 ,A  Guanyin seal of "clear breeze". 18th century.

------------------------------------------------

目前西泠印社拍賣公司是這區塊主要的專家。隨著中國收藏風的盛行,這個門檻較深,但是最富文化意涵的區塊,將來發展無可限量。

 

可惜目前大家還停留在石頭類別 質地 大小的層次。真正無可取代的是背後的故事與人文。

 雞血石 老印章 無我  1856 吳雲 字少甫

--------------------------------------

 下面圖這些,

 

是"商人 款"還是作者真款就不知道了。

 

反正看到就先收了。不過 每個人名都有故事。

 

琥珀名家印章  其一為贈丁松生者--

 

一位文人,作品上千不奇怪,珍藏的印章過百的不多。

文人印章,作者與使用者都可收藏,當然好玩。

我先申明 ,我沒有騙人的意思,您如果認為不對,告訴我正確的是什麼,不勝感謝。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一組清末民初琥珀薄意雕印章與丁松生的關係

看到一組琥珀印章,好奇之下就拍照起來研究。
看雕工材質應該都是清末民初的東西。
當年琥珀講究的是意境,不向今天說甚麼蟲草之類,這是西方觀念。
當年要挑來做印章的,材質很講究,避免一動刀就崩裂。琥珀刻印章極少的原因。近代店頭的琥珀,顏色較淡,進口的為主。假的也有,要小心鑑別。
老的琥珀只要看薄意雕工,確認是那個時代的工藝,就不會有仿冒材質的問題。

 琥珀名家印章  其一為贈丁松生者--

綠琥珀印章諸樂三   江月松風

琥珀印章  童大年 諸樂三  遐軒 贈丁松生
這一組共六件
都是當時名家刻的閒章。
有書上款的只有一件。
松生兄雅屬 遐軒

吳鳳(霞軒)

1830---   ?   仁和(浙江杭州)人。字霞軒、遐軒。齋堂為味蘭室。咸豐己未舉人,官工部員外。工畫蘭,神似板橋,尤工鐵筆。存世有《味蘭室詩鈔》。 

 丁丙(1832—1899)

清末著名藏書家。 一字松生,號松存,別署錢塘流民、八千卷樓主人、竹書堂主人、書庫報殘生、生老。 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與兄丁申同為諸生。 左宗棠以補用知縣薦往江蘇,加同知銜,而他淡於仕途,不肯赴任。 家世經營佈業,富於資財。 自幼好學,一生淡於名利,終身不仕,熱心公益事業,愛好收集地方文獻。 家多藏書,著述頗富,工畫,精寫人物、走獸、山水、仕女、花卉。 事親以孝聞。 親歿,自寫風木盦圖,以誌哀思。 卒年六十八。1860年(咸豐十年),正處於太平天國時期,杭州文瀾閣《 四庫全書 》在戰亂中全部散佚,他與兄丁申不避艱險,四方搜尋和收購、補抄,得書近萬冊。 光緒六年(1880),浙江巡撫譚鍾麟重建文瀾閣,次年落成。 提 出補抄文瀾閣書,丁氏兄弟極力搜訪殘籍,出其家藏圖書,又抄“天一閣”、“抱經樓”、“振綺堂”、“壽松堂”等藏家之書,“兩丈棄車服之榮,樂瑯嬛之業, 惡衣惡食”,奔復於書肆及斷垣殘爍之中,歷時七年之久,得書籍每捆高二尺一束,共得800束,3 396種,抄補殘缺者891種。 使“文瀾閣”之《四庫全書》,恢復十得七八。 由此獲光緒帝頒旨表彰,褒獎其“購求藏庋,漸復舊觀,洵足嘉惠藝林”。 至光緒十四年,文瀾閣《四庫全書》基本恢復原貌。 他愛藏書,私人藏書豐富,沿用祖父丁國典的“ 八千卷樓 ”藏書樓,並將其新增加的藏書,名為“後八千卷樓”、“ 善本書室”、“小八千卷樓”,總藏書室名“嘉惠堂”,藏書近20萬卷,其中善本珍藏2000餘種,被列為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 撰有《善本室藏書志》﹝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其藏書中的珍貴部

然後 

丁松生 從孫

丁輔之

1879~1949 近代篆刻家、書畫家。 原名仁友,後改名仁,字輔之,號鶴廬,又號守寒巢主,後以字行。 浙江杭州人,系晚清著名藏書家“八千卷樓主人”丁松生 從孫 。 其家以藏書之豐聞名於海內。 嗜甲骨文,嘗以甲骨文撰書楹聯編成冊,又喜篆刻,名印金石,代有收羅,尤以西泠八家印作為多。 並擅畫花卉瓜果,極其璀璨芳菲。 幼承家學。 一度同王禔供職於滬杭鐵路局。 公餘之暇,探討金石書畫。

杏華春雨 丁輔之

 -----------------------------------------------------------------------------------------

 沙孟海

1900-1992,原名沙文若,又名沙文翰,字孟海(以字行),別號石荒、沙村、蘭沙、決明等,別署勞勞亭長,浙江省鄞縣塘溪鎮沙村人。 出生於一個中醫家庭,1919年畢業於浙江第四師範。 早年從馮君木學古典文學,從吳昌碩學書法篆刻。 歷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浙江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名譽理事、顧問,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名譽主席,西泠印社社長,西泠書畫院院長等職。 多才多藝、學識淵博、成績斐然的大家。 中國當代著名書壇巨擘,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之一。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印學家、篆刻家、歷史學家和教育家。

鄒夢禪 
(1905-1986),現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 原名敬栻,一作敬式,字悼堪,號今適,又號大齋、缾廬,別署遲翁。 浙江瑞安人。 自幼即好書法、篆刻,中學畢業後任職於浙江省圖書館,得馬一孚馬敘倫 、張宗祥等人指授,是西泠印社早期的社員之一。

 黃賓虹 

1865-1955, 中國近代山水畫 畫家 ,字樸存樸人 ,別號予向虹廬虹叟 ,中年更號賓虹 ,以號著稱。 祖籍安徽 歙縣 ,生於浙江 金華

 ---------------------------------------

 諸樂三

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別署南嶼山人。 浙江安吉鶴溪村人。 畫家 、傑出的藝術教育家。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浙江省政協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第四次文代會特邀代表。

 童大年

1874~1955,原名暠,字醒盦,又字心安,一作心龕,號性涵、松君五子,又號金鰲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廬、雪峰片石草廬,上海崇明人。 篆刻家。 幼時學印,師從趙穆。 精研六書,尤善篆隸。 流寓杭州,後居上海。 西泠印社元老。 平生刻印極多,出版有《依古廬篆痕》、《童子雕篆》等。  1904年西泠印社出版《現代篆刻》第八集《童心龕印存》為童大年一人之作,其時童氏剛過三十歲,足見其成名之早,影響之大。 其書法四體皆能,篆書功力最深。 作花卉,以書法行之。

--------------------------------------------------------

看起來丁松生收藏了這批琥珀印章,年代應該是清末。

刻了一件

其他就傳下來到丁輔之手中。

然後請好朋友們刻

收集起來。

或許是文革期間有心人保護收藏。

分享以紀念先賢